項梁(?─前208年),秦下相(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)人,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。楚國貴族項氏的後裔,項燕的兒子,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。在反秦戰爭中為秦將章邯所敗,戰死。
項梁因是故楚世家世代為楚國貴族,項梁之父項燕是名將,在秦楚戰爭中,被王翦打敗,於是殉國。項梁世代祖先,多是楚國將領。因此極具號召力。
宋義(?-207)是秦末楚國的大臣。
廣陵(江蘇省揚州市)人召平,受張楚王陳勝的派遣,去奪取廣陵,還沒有攻克廣陵;得到張楚王陳勝失敗的消息, 而章邯馬上殺到。於是,渡長江到南,詐稱奉陳勝的命令任命項梁當楚國上柱國,項梁遂率八千冮東子弟渡江北上。
項梁子侄起義後,得到張楚王陳勝敗亡的消息;同時找到了楚懷王之孫羋心而立之,仍稱楚懷王。
項梁屢次大破秦軍,得意忘形,宋義勸說:「如果這般驕傲,定必失敗。」後來,項梁戰死。章邯包圍鉅鹿,趙國請求救援。宋義對楚懷王說:「臣願去救援鉅鹿。」
楚懷王遂封宋義為上將軍,項羽為次將,范增為末將,遠赴鉅鹿。
誰知,宋義在安陽屯兵四十六日,只顧自己玩樂,全無救趙之意。
項羽終於忍無可忍,遂發動兵變,斬殺宋義,宋義之子也被項羽派人殺死。
宋義雖有小智,但鬥志不高畏懼虎狼之秦,藉故拖延行軍因而被項羽逮到機會,用之祭旗揭竿而起。這算是時代偶然吧!上天注定項羽成霸業。
不然以宋義用兵的程度,雖然不知如何?但總是比不上項羽,倘若宋義當時沒
逃避、輕忽,哪有鉅鹿之戰大破秦軍,項羽在兵力不如對方,指揮也差的體系下
,能不能活命在次奮戰即是問題。
當項羽破釜沉舟和秦軍大戰時其餘諸侯援兵結寨九處卻無一敢幫忙,也因此當項羽大敗秦軍後,走入帳幕其他諸侯皆不敢目視之威震天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