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言佳句真正大英雄,卻於戰戰兢兢、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。(羅大經)
諸葛一生惟謹慎。(諺語)
與人者,與其易疏于終,不若難親于始;御事者,與其巧持于後,不若拙守于前。酷烈之禍,多起于玩忽之人;盛滿之功,常敗于細微之事。故語云:『人人道好,須防一人著惱;事事有功,須防一事不終。』不虞之譽不必喜,求全之毀何須辭?自反有愧,既無怨於他人;自反無愆,更何嫌乎眾口?功名富貴,直從滅處觀究竟,則貪戀自輕;橫逆困窮,直從起處究由來,則怨尤自息。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,則可以維繫無厭之人心;御事而留有餘不盡之才智,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。了心自了事,猶根拔而草不生;逃世不逃名,以羶存而蚋仍集。仇邊之弩易避,而恩裏之戈難防;苦時之坎易逃,而樂處之阱難脫。有一念而犯鬼神之忌;一念而傷天地之和;一事而釀子孫之禍者。最宜切戒!落筆要慎,出口要慎。勿輕小事,小隙沈舟;勿輕小物,小蟲毒身。(關尹子)寸火能焚雲夢,蟻穴能決大堤。(抱朴子)
涓流雖寡,浸成江河;爝火雖微,卒能燎野。(漢書)
防謗於先,勝過闢謠於後。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(三國誌)
塞一蟻孔而河決息,施一車轄而覆乘止。不以小事為輕,而後可以成大事。(拿破崙)
常存敬畏。(胡安璞)
小心變生肘腋。治心有無窮工夫,敬之一字,乃大總括。(高忠憲)
勤為無價寶,慎乃護身符。(姜太公)
心腹之患是謂大患。大禍奇災,不入謹慎人家。(勸善要言)
慎乃百年提撕緊鑰,敬為千聖授受真傳。(勸戒全書)
調養怒中氣,提防順口言,留心忙裏錯,愛惜有時錢。(汪綬之)
責人時,須想著人非聖人,孰能無過?律己時,須想著細行不矜,終累大德。(朱樹新)
終身為善不足,一日為惡有餘。(何垣)
立名以一生,而失之僅頃刻。(英諺)
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頭已百年身。(諺語)
欲人不聞,莫若不言。欲人不知,莫若不為。美味腐腹。好色溺心。勇夫賈禍。辯口致殃。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千里。(北夢瑣言)
幾事不密則害成。(易經)
君子不願聞人之私,聞人之私者,危道也。(閱世芻言)
見善如渴,聞惡如聾。(勸善要言)
敬勝怠者吉,怠勝敬者滅。(大戴禮記)
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;其敗也,必在慢之。(荀子)
正面之敵不可怕,偽裝的朋友最可怕。天下之事,勝於懼而敗於忽。(呂東萊)
行坦途者肆而忽,故疾走則蹶;行險途者畏而慎,故徐步則不跌。患生於所忽,禍起於細微。(說苑)
改過人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(左傳)
有過不可辭謗,無過不可反謗,共過不可推謗。(呂坤)
蓋世的功勞,當不得一個『矜』字;彌天的罪過,當不得一個『改』字。凡有錯處,隨覺即改,如飾非文過便一生無長進處矣。智者改過而遷善,愚者恥過而遂非。有錯不認,小事成大。貪功不讓,禍害臨身。君子無他技能,惟寡欲及善補過耳。(潘諮)
人有過失,非其父兄,孰肯誨責?非其契愛,孰肯諫諭?泛然相識,不過背後竊議之耳。(袁氏世範)
仲虺贊揚成湯,不稱其無過,而稱其改過;吉甫歌誦周宣,不美其無闕,而美其補闕;是則聖賢惟以改過為能,不以無過為貴。(陸宜公)
佛教曰懺悔,耶教曰悔改,孔子曰過則勿憚改;凡古今大宗教家教育之主旨,無不提倡此義,以為立身進德不二法門。(梁啟超)
過後方知前事錯,老來纔覺少年非。(安樂銘)
苦海茫茫,回頭是岸;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反省悔悟,為自新之基。(偉人修養錄)
人能一旦洗滌舊染,雖昔為寇盜,今日亦不害為君子。(王陽明)
看人祇看後半截,浪子回頭金不換。(諺語)
人雖甚怒其人,而見其人之怵惕自咎,則怒亦自止;人雖棄絕其人,而見其人能引咎圖新,則絕可復收;故曰彌天罪過,當不得一箇悔字。(人譜)
學然後能知過,學之篤,然後能改過。(潘南山)
才敏過人,不足貴也;博辯過人,不足重也;勇力過人,不足敬也;人生第一善行,惟勇於改過而已矣。一日,與友人論修身之道;友人曰,吾老矣,某曰,公勿自棄,平日為惡,即屬纊時幹一好事,不失為改過之鬼,況一息尚存乎?(呂新吾)
汝勿謂世間多惡人,汝苟能立志為一善人,世間即少一惡人。自家過失,不消遮掩;遮掩不得,又添一短。(呂近溪)
無心之失,說開罷了,一差半錯,那箇沒有。(呂近溪)
只常看看自己有不是處,便是進步。(朱子)
從前種種,譬如昨日死。以後種種,譬如今日生。(袁了凡)
莫煩惱前頭失處,且喜樂今日覺處。(王一庵)
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(論語
)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(陶靖節)
終日安坐,未飢而飯至,未寒而衣添,飲酒食肉,呼奴使婢,居有華堂,出有舟輿,可謂色色如意;不於此為善,更且使性氣、縱喜怒,有些子事,便不耐煩,甚且行造罪孽,豈不可惜!常念及此,久久自然寡過。(願體集)
教育在培養獨立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。(王傳)
教育就是愛與以身作則。(福祿貝爾)
愛,就是慈悲,慈就是給對方身心快樂;悲就是減輕對方的身心痛苦,沒有親疏之分。(證嚴法師)
不經一事不長一智,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,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。(證嚴法師)
緣愛誠語~懲忿 懲忿世事萬變,人生不如意事,十居八九,忿怒之發,夫豈能免?然其害甚大,不獨殘害身體,摧傷精神,且足令人灰心短氣,動作失度,而患瘋癡。對人而怒,是為他人之過失而罰自身也。 (英諺)
智者不怒人何也?人不善則惡,善人無可怒,固不當怒;至惡人雖有可怒,然怒之無用,且必致取禍;智者所以一概不怒也。 (李迪光)
一朝之忿,忘其身以及其親,非惑歟? (論語)
當怒火慾水正騰沸處,明明知得,又明明犯著。知的是誰,犯的又是誰,此處能猛然轉念,邪魔便為真君矣。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。 (曾文正)
忍得一時之氣,免得百日之憂。 (諺語)
兩悔無不釋之憾,兩怒無不成之禍。 (呂新吾)
怒時計數至十,極怒之時、計數至百。 (費聖槎)
犯而不較最省事。 神斂方能言簡,氣收自覺怒平。 (庸行篇)
溫和之答語,能解忿怒。 (西諺)
緣愛誠語~堅忍 堅忍堅忍心乃成事之根基。(哥崙布)
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,打得通的,便是好漢。(曾文正)
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,定從烈火中鍛來。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,須向薄冰上履過。己之情欲不可縱,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,其道只在一『忍』字;人之情欲不可拂,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,其道只在一『恕』字。今人皆恕以適己,而忍以制人,毋乃不可乎?必今日能容天下之謗者,他日乃能受天下之譽。學著了解別人,容忍別人,接納別人,這個世界才有光明的前途。能忍受落葉禿枝的醜陋,才有重新盎然新綠的時候。不遇盤根錯節,無以別利器。(後漢書)
歲不寒,無以知松柏;事不難,無以知君子。(荀子)
凡事之勝利,屬諸最堅忍之人。(拿破崙)
忍耐勝運命。人生學問,正當在失意中磨鍊出來,勿為境累也。(陸清獻)
士不可以不宏毅,任重而道遠;重擔子須是硬脊梁漢方擔得。(程顥)
忍辱所以負重。(陸遜
)要甜先苦,要逸先勞;須屈得下,才跳得高。(呂近溪)
成名立業者,多困窮家之男兒;敗家喪身者,多富貴家之子孫。(金纓)忍不過時,著力再忍;受不得處,耐心且受;這箇中間,除了多少煩惱。(吉人遺鐸)
作人以能耐勞忍氣為要,吾服官多年,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。(曾文正)
百戰百勝,不如一忍;萬言萬當,不如一默。(黃山谷)
逆我者,只消一箇忍字,定省片時,便到順境,方寸寥廓矣。故曰:「忍過事堪喜。」(李迪光)
莫大之禍,起於須臾之不忍,不可不謹。(尹和靖)
得忍且忍,得耐且耐,不忍不耐,小事成大。(劉忠介)
忍者、眾妙之門,小忍小益、大忍大益、暫忍暫益、久忍久益,化有事為無事,變大事為小事;忍之忍之,人無奈我何也。(劉忠介)
人生惟處艱難困苦之地,傷心吞淚之時,最易消磨志氣,傷害心性。須知逆來順受之義,自為寬解,安命守義,庶有進步。(箴言類鈔)
閣下此時所處,極人世艱苦之境;宜以寬字自養,能勉宅其心於寬泰之域;俾身體不就孱弱,志氣不至摧殘,而後從容以求出險之方。(曾文正)
孔聖之忍飢,顏子之忍貧,閔子之忍寒,淮陰之忍辱,張公之忍居,婁公之忍侮;古之為聖為賢,建功樹業,立身處世,未有不得力於忍也。凡遇不順之境者其法諸。(白居易)
必有容、德乃大,必有忍、事乃濟;一毫之拂即勃然怒,一事之違即忿然發,是無涵養力之人也。
緣愛誠語~果決 果決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。(漢書)
天下之事,慮之貴詳,行之貴力,謀在於眾,斷在於獨。(張居正)
艄工多,舟必敗。(李光弼引諺)
築室道謀,三年無成。(諺語)
頭腦宜清靜,思慮宜周密,決斷宜迅速。(修養叢談)
作事,須主意拿得定;做人,須良心放得平。(先儒)
事到手且莫急,便要緩緩想;想得時切莫緩,便要急急行。(呂新吾)
事有宜急了者,有宜姑置者,了之所以安心也,置之亦所以安心也,不了又不置,終日縈縈擾擾,究竟於事無益。(居易金箴)
果決人似忙,心中常有餘閒;因循人似閒,心中常有餘累。(呂新吾)
~立志 緣愛誠語
立志將相無種,聖賢豪傑亦無種,只要人肯立志,都能做得到的。 (曾文正)
英雄不怕出身低。(諺語)
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(范文正)
從前種種,譬如昨日死;以後種種,譬如今日生。不問成敗利鈍,祇問良心要做,便立志去奮鬥。人第一要「有志」,第二要「有識」,第三要「有恒」。志比天高何足傲,行如迅雷最可珍。彼富我仁,彼爵我義,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;人定勝天,志一動氣,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。有志者事竟成。(漢光武)
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。(王陽明)
天下惟自己培植自己乃可靠,外人及父兄均不能代謀也。(胡文忠)
各人喫飯各人飽,各人洗臉各人光。(諺語)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(易經)
振衣千仞岡,濯足萬里流,大丈夫不可無此氣慨。(朱子)
行事莫將天理錯,立身宜與古人爭。人生倘有希望,則艱難之中,自有慰藉;黑暗之中,自有燈火。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。(孟子)
呼吸一過,萬古無輪迴之時;形神一離,千載無再生之我。(呂新吾)
書不記,熟讀可記;義不精,細思可精;惟有志不立,直是無著力處。你的生命的榮枯,全視你自己怎樣去培養。上帝待人,至為公允,善耕耘者,必能得好收穫。人生好似一座危險的長橋,實在不容易過,吾人不過則已,過則必須振作精神,小心謹慎,否則是難免不出危險的。(羅明德)
天下斷無不盡義務、老享權利之事,亦無毫不勤苦而能成功之理。所以吾人除急謀自立以求解決一己之生計外,實無善法以維持自己的活路和生存。時至今日,吾人惟有向自立之目標努力,不可預存望人幫助之心。須知天助自助者,我能自立,然後愛我者,方能為我盡力也。治心治身,理不必太多,知不必太雜,切身日日用得著的,不過一兩句,所謂守約也。(曾文正)
吾生平所學,得之忠恕二字,一生用不盡。(范純仁)
光陰似箭,冉冉又過十年,念德業之不進,愧名位之久竊!此後當於勤儉謹信四字之外,加以忍字渾字,痛自鍼砭。(曾文正)
熟思生平,不堪回首!間閱舊稿,深恨學不向前,可憂可愧。陽氣所發,金石為開;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。(程顥)
祇要自家上進,那怕人家看輕。(諺語)我的志是自幼至老與人相見而無愧色。(劉敏中)
對目標堅持多久 「敢向自己挑戰的人,才是真正的勇士;能夠征服自己的人,才能頂立於天地之間。」有人問曾得到美國電視「艾美獎」的盲人吉姆.史都瓦說:「如果你對達成目標沒有任何進展,你會對這個目標堅持多久?」吉姆回答說:「如果有一輛車子翻覆,壓住了你的小孩,你會努力多久,把車子從你的孩子身上移開?你將利用各種不同方法,不斷地嘗試,直到把車子移開為止,是不是?這就是你應該努力的時間—直到你達成目標為止!」或許,人生一路走來,有許多不如意,也有很多嘲笑和諷刺,不過,我們若能「把嘲笑視同啟發,把諷刺看做激勵」目標一定可以達成!當我們「停止抱怨,努力實踐,貴人就會出現,理想就會實現!」摘自:戴晨志幽默加油站電子報
受苦,是一種激勵,而不是挫折 現今的大學畢業生像個「草莓族」,有令人頭痛的「三不」,那就是--「專業能力不佳」、「抗壓性不夠」、「態度不積極」! 想想,人若被冠上「三不」的帽子,那真是很可悲呀!人總是要面對困難、迎接挑戰,因為:在人生的戰場上,當我們在休息時,對手卻是在拚命呀!當我們在抱怨時,對手卻是在埋頭揮汗呀!所以,在面對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時,告訴自己-- 受苦,是一種激勵,而不是挫折! 壓力,是向上激發的能量,而不是向下毀滅的打擊! 在壓力來臨時,我們都要靜下心來,接受它、面對它,然後把事情「做得更好、更完美」!
摘自:戴晨志勵志加油站 電子報
(1) 迴響 [ (0) 引用 ] [靜態連結網址][ 格言佳句 ] 29 三月, 2008 23:41
多一個朋友永遠勝過多一個敵人 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說過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:「只有兩種東西是真正無窮盡的──宇宙,與人類的愚蠢。但我對前者之無窮並不確定。」過去我在演講時說過以下這句話:「天底下所有的問題大致不出三種:自己心中創造的問題占了80%;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占了18%;真正連錢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占了2%(也是真正嚴重的)。」對人、對事你都要避免預設立場,保持寬廣的彈性。個人交友可以比較率性,但也不該過度以「估輕量重」的心態結交,這樣你會把朋友都嚇跑了。古人區分所謂的損友、益友,也倡議「無友不如己者」,這些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好原則。一個卓越的領導者,總是擁有寬廣的心胸聆聽他人,不輕易下斷論。他們一定將自己放置在更優秀、更強的人中間,讓他們不斷進步,同時也不斷地累積資源。記住「多一個朋友永遠勝過多一個敵人,少一個敵人就多一個商機」,一起努力,彼此分享,你會增加許多借力使力、互惠互助的盟友資源。
摘自:8+12突破法則電子報(1) 迴響 [ (0) 引用 ] [靜態連結網址][ 格言佳句 ] 29 三月, 2008 23:39
工作效率 「人只要是從事自己覺得重要、自己的創見,或是自己熱中的事情時,工作效率就會很高。」——Google軟體工程師 克利須納‧巴拉特摘自:大師輕鬆讀電子報
(1) 迴響 [ (0) 引用 ] [靜態連結網址][ 格言佳句 ] 29 三月, 2008 23:38
愛與被愛,都有責任 想要改變別人,要先改變自己。想要對方好好順從聽話,自己要先理解對方的需要。 如果,相處時遇到溝通的瓶頸,而你始終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問題,要求對方改善的同時,你是否也曾提醒著該檢討自己?一味地把責任推給對方,或從頭到尾責怪自己,其實都解決不了問題。 感覺幸福時,要擁抱彼此。碰到障礙時,更要攜手同心面對問題,才是對愛負責的表現,才能長久相愛下去。 摘自名家專欄之吳若權 愛與被愛,都有責任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